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河南地矿乐章-尊龙注册平台

尊龙注册平台-尊龙凯时国际娱乐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河南地矿乐章

发布时间:2021-03-09 09:53:06 发布人:中煤地质

一条大河波浪宽,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儿女的心灵图腾。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强调黄河河南段是下游治理的重中之重,这也成为河南省地矿局的重大使命,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摆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发挥地质技术优势,突出问题导向,进行有益探索,开展了多项工作。

施工现场

摸清黄河沿线自然资源家底

大河奔涌新时代,号角吹响新征程。

河南省地矿局始终秉承“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市场”的工作导向,持续为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提供“河南地矿方案”。主动服务全省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积极对接18个地市,提供了一揽子地质服务方案。

黄河沿线是河南省矿产资源的重要集聚地。河南省地矿局在黄河流域完成矿产地质调查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先后在栾川等铅锌银钼矿集区、小秦岭金矿区、外方山-熊耳山-崤山等地区累计探获煤炭457.13亿吨、铝土矿8.12亿吨、金349.89吨、银6782.37吨、铅锌289.63万吨、锑4.97万吨、钼500万吨、钨(wo3)54.99万吨、岩盐1807亿吨等,摸清了黄河流域的矿产资源家底。

为服务河南能源转型发展,大力开展地热清洁能源勘查开发方面的生产实践,完成河南省沿黄流域中深层地热能、18个省辖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工作,查明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家底”良好。

河南省地矿局先后完成郑州等18个地市的大中型水源地勘查,为沿黄26个市县(区)规划了31个大型洁净地下水源地和10余个后备水源地勘查,完成洛阳石油化工总厂及河南省新乡火电厂等多个工矿企业大中型水源地勘查;在豫东、豫北水质型缺水区以及豫西缺水山区,找到清洁安全饮水,保障了农村安全用水和农业安全用水;开展了沿黄地区地下水观测,在基本查明河南省黄淮海平原地下水污染特征和水质型缺水区分布范围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质型缺水区洁净地下水勘查与供水模式;建立了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调查评价(河南)数据库,为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服务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地矿局实施的省部合作项目——“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完成全省12万平方千米农业地质调查,查明土地质量总体良好,确认“中原粮仓”是“安全粮仓”“绿色粮仓”。推进富硒农业产业化,制定了河南省富硒土壤标准,实施了“洛阳市伊洛盆地硒资源调查”等重点项目,授予永城小麦、伊川小米等富硒农产品品牌,提升了现代农业价值链,助力农村脱贫攻坚。

从2003年起,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景区不断迎来高光时刻,其规划设计也是由河南省地矿局完成的。河南省地矿局完成的旅游地质调查位居全国前列,完成了河南省1∶50万重要地质遗迹资源调查,涉及黄河流域现有各级地质公园18家,提升了旅游景区的科学内涵,有力促进了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

服务中原城市群建设,促进城市安全发展。积极推进郑州成为全国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7个试点城市之一,查明郑州城市地质条件、地质问题与地质资源,全力支撑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河南省“多规合一”省级空间规划试点工作。先后开展了中原城市群郑州、开封、焦作、济源市、商丘市等13个地级市的城市地质调查,开展了洛阳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中原城市群规划区1∶5万环境地质调查等工作,提供了详实的基础地质资料。

河南省地矿局积极服务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提供环境基础保障。完成全省36个县(区)地质灾害调查,覆盖面积5.6万平方千米。

开展黄河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服务国家层面的黄河干流保护与治理规划。开展了全省地下水质量调查、环境地质基本问题调查与研究、黄河下游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评价等,首次从地学角度评价了黄河悬河稳定性,为下步环境治理和恢复提供了可靠数据。

参与开展黄河沿线生态环境调查修复

黄河天外急行来,风动云霄响疑雷。

作为资源能源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河南省地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黄河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在保护母亲河、建设美丽河南的进程中,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为了做好全域生态保护,保护好黄河这个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河南省地矿局协助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新乡、鹤壁、濮阳等市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编制实施了全域规划;实施重大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60项。

金山终有挖尽时,绿水青山将永续。一边是资源型城市对矿产资源的高依赖,一边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选题。完成了焦作、济源、灵宝、永城四个资源枯竭城市,开展了京津冀生态廊道、汾渭平原、黄河流域“三山”综合整治工作,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

2020年8月,在洛阳市人民政府与河南省地矿局战略合作签约两周年之际,随着省委、省政府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的召开,作为黄河流域重要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古都洛阳进入重要发展期。

河南省地矿局印发了《关于支持洛阳加快建设副中心城市的意见》,深化与洛阳市的战略合作,以精准化的地质工作助推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将从建设城市地质大数据、生态修复、地热资源调查等六个方面支持洛阳加快建设副中心城市。

以加快推进洛阳高质量发展为标志,从绿意盎然的小秦岭,到巍峨耸立的伏牛山,从百里黄河生态廊道,到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从实施“四水同治”、推进重要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到保黄河安澜……河南省地矿局成为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合唱中的河南强音。

河南省地矿局在新乡着重做好“山”和“水”两篇大文章,先后完成凤凰山矿山公园建设等100多项生态环境类技术服务,为新乡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新乡市城市品位迅速提高,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一项项荣誉称号。

永城日月湖,过去这片约30平方千米的塌陷区夹在热闹的老城区和整齐的新城区之间极不协调。河南省地矿局编制周密了治理方案,经过7年的治理,曾经“满目疮痍”的永城市,如今风光景色宜人,湖水碧波荡漾,成功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矿山公园,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

在国家第三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河南省地矿局承担了焦作市近80%项目的前期考察、可行性研究工作。如今,在河南省地矿局的参与下,焦作市建成了龙翔矿山公园、缝山针公园等,重塑了焦作北山这个“后花园”,为焦作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构建起城林共生、林水一体、人水和谐的生态新样板,筑起了黄河北岸的绿色生态屏障。

河南省地矿局作为长期奋战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和土壤修复领域的技术支撑单位,积极参与洛阳、新乡、驻马店3个先行区的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当好清洁土壤行动先行军,参与了大部分土壤污染取样工作。与此同时,完成多个地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编制工作和多个工矿废弃矿山的复垦工作。

牵头实施“河南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使河南省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工作处于全国前列,受到生态环境部、国家详查办的肯定。

河南省地矿局开展的赤泥库生态修复试验科研项目取得初步成果,形成了一套赤泥库尾矿复绿技术,将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河南省有赤泥库29座,占地2万亩,可通过持续对赤泥进行土壤化改良,为未来土地高效利用奠定基础。

河南省地矿局开展的重金属铬、镉污染区地下水及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建成了我国第一座防控重金属铬污染地下水的渗透反应墙,标志着我国地下水修复技术应用进入新阶段,必将推动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控修复技术向国产化、工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河南省地矿局依托已建成自然资源部贵金属分析与勘查技术重点实验室、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地质遥感中心、河南省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实验室等14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高质量协助相关部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谋划了一大批国家重大项目,资金额约500亿元,已入自然资源部和环保部的项目库。

这种例子枚不胜举,在全省各地市,河南省地矿局的生态文明捍卫战打得荡气回肠,成效卓著。

服务黄河沿线生态环境再探索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代不负奋斗者。

河南省地矿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讨交流,举办服务黄河流域(河南段)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科技大讲堂,梳理黄河生态带保护和建设的主要问题。

通过广泛调研,大家形成共识,河南省地矿局将在以下六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水文地质与地质环境调查。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及监测,弄清楚流域内水系的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系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地下水资源状况及利用性评价等;开展黄河中下游环境地质问题研究,开展悬河稳定性的地质因素调查及预测。调查研究工作要坚持“三观”,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观,坚持生态导向、保护优先的绿色观,坚持流域上中下游空间统筹的协调观。

二是土地资源与土壤质量调查。采用中等比例尺,完善调查指标和评价方法,全面摸清流域内土地资源状况,建设土地资源质量生态数据库,提出流域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科学利用与生态系统保护的理论和方法。成果可同时服务于耕地保护、国土空间管理、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乡村振兴战略等。

三是森林草原湿地资源调查。调查工作围绕流域内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需求,开展全域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生态”与“地上地下”一体化生态地质调查,形成林草湿资源整装性成果数据、系统性评价结果和生态功能建议。

四是矿业开发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调查。调查流域内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矿业活动规模及国土开发强度、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等,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植被等,评估其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可能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并对其有效性及可行性做出预测和评估。

五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评价。调查评价要坚持需求、问题、目标导向和创新引领,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评价与区划,分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及演化趋势,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构建统一、规范的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支撑服务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治理。

六是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现状调查评价。调查流域内的地质遗迹、治黄遗迹,水利、土地和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了解在调查、监测、评价、修复上形成的特色技术,建立的修复标准体系;发掘地质遗迹和治黄遗迹,为传承黄河流域文化,建设传承历史的“文脉河”打基础。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回答好“黄河全流域的保护与治理”的时代文章,需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一定有我”的历史作为,强化“一盘棋”意识,搞好大协同、大交融、大集成、大整合,朝高处发力,向全面拓展,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奋力谱写河南地矿篇章。

下一篇 :此心安处是吾乡

尊龙注册平台的版权所有©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technical supported by:中化明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